人力资源公司地摊指南

2020-06-11 15:56:44 394

近期的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允许占道经营”的表述,稍微严谨点的,写着“临时占道经营”,其实在具体规定里,对“占道经营”的限制还是很多的。


以6月6日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抓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工作的十条措施》为例,其中关于“地摊经济”的规定是这样的:


支持夜经济等特色经营方式发展。2020年6月15日前,各县(市、区)制定摆摊经营区域、时段的负面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在严格履行疫情防控、环境卫生责任,不影响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不搭建临街违章建筑,维护好交通要道、消防通道、绿化地带正常状态的前提下,允许临时占道摊点摊区经营、允许临街店铺临时越门经营、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市场管理和城市管理部门对摊主商家户外经营产生的问题及时开展现场处置,实施审慎包容监管。对依法从事的摆摊经营,豁免办理营业执照,政府相关部门不收取任何费用。


01

人员的招募和规则制定


从山东的政策中可以看到,地摊真的要摆起来的时候,城市管理者需要设置非常多的规则:每个区域的地摊数量,摆摊的形式,销售的品类,经营的时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地摊类型的组合,这些规则需要及时向地摊经营者公布。


这些规则的合理设置,关系到地摊夜经济的有序进行,形成具有文化特色、地方特色的地摊经济。


比如某个地点具有较强的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就可以安排小吃摊位,某个地点具有传统文化或者怀旧文化底蕴,则设置文创类商品的摊位,以此形成每个地摊聚集区各有特色,整体布局和谐的目的。


规则设置发布后,会有自发的经营者前往,经营秩序、安全与卫生一直是地摊经济的顽疾,所以即使有些地方的政策豁免办理营业执照,但是对每个从业者进行实名制登记依然是必须的,这样能便于高效的管理。


人员信息管理,正好是人力资源的强项,所以此时人力资源公司可以入场了。人力资源公司在协助政府完成灵活就业的地摊从业人员的登记后,可以形成人才库。


部分地方政府依然需要地摊从业者进行经营登记,例如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做临时税务登记,人才库可以对这类事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由于地方政府发布的信息并不能及时地送达每一个有摆摊需求的人手中,所以需要人力资源公司协助政府完成部分区域的经营者招募,并且要设置公平公开的方式,例如摇号抽签的形式,对优质的摊位进行分配。


02

合规化管理


除了出于疫情防控、环境卫生、交通通畅、噪音管控、保护绿化等目的设置当一系列合规化管理细则之外,政府必然会对地摊从业者的资金流动和税收进行管理。


对资金流的管理,能够随时了解地摊经济的发展状态,以便根据发展的好坏,来决定扩大地摊经济规模或者压缩规模,提高税率或继续减免。


毫无疑问,任其自由选择,地摊主肯定会用一个个人的支付宝或微信二维码来收款,这样政府便无法监管到资金流的数据。


所以人力资源需要为政府搭建一个支付通道,地摊主依然只需要使用二维码收款,资金依然流入支付宝或者微信账户,但是这个支付通道能记录所有的交易数据,并形成每个摊主的营业数据,这将是每个摊主享受税收减免的依据。


同时这个支付通道还要具备自动计算税款,扣缴税款的功能,通过这个支付通道的资金,将根据摊主的营业额,自动缴纳税款,形成合法收入。


03

安全管理




地摊经济火热后,由于从业人数多,原先的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例如地摊区域的四周开放,容易发生偷抢事件,在深夜地点偏僻时,容易发生暴力事件,而且在经济转型时期,黑恶势力抬头也有可能发生,所以除了政府的管理外,还需要保险产品来为摊主提供保障,这也是人力资源公司可以和政府合作的业务。


04

地摊经济的未来设想


经济发展必然只能靠外贸、投资和内需,地摊经济作为经济转型期的一个缓冲带,对劳动力的承接作用是首要的。终随着经济的复苏,政府的管理限制会越来越严格,就业机会也变多。


这些改变会让地摊经济中盈利能力强的人留下,弱的重返用工市场,可以预见,终留下的依然只有那些或手艺精湛,或选品嗅觉灵敏,或是将“地摊”和“直播”融合在一起的成功者。将“地摊”与“直播”相结合的从业者,本质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流量入口,个人身份的定位将弱化“地摊”的性质,地摊变成一种“行为表演艺术”,反而是“直播带货”的性质会比较强。




结合6月5日淘宝特价版的“0成本开小店扶持计划”:推出工厂直供创业好货、花呗付、分期还、卖不掉退回工厂等“一条龙”服务,全面支持小商户“0成本开小店”,可以推测未来有能力把地摊经济作为长久职业的从业者,将通过电商平台与厂家形成“合作卖货”的关系,此时涉及到的薪税结算产品,又是人力资源公司的一个机会,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